腰椎部常见疾病与健康护理
1、腰椎的构造与功能:
人体的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由5块骶椎愈合)、1块尾骨(由3~5块尾椎愈合)和23个椎间盘及韧带、椎间小关节囊等相关软组织连接构成的有机整体,分颈锥、胸锥、腰锥、骶锥、尾锥共5段,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锥体占脊柱长度的3/4,椎间盘则占1/4。脊柱自上而下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脊柱的弯曲不仅有利于直立姿势,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椎间盘的连接,可增加脊柱弹性,减轻或化解行走、跳跃时所带来的冲击或震荡,减少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腰椎位于脊椎的中下段,由5块腰椎骨和5个腰椎间盘组成,依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以及腰椎小关节囊等韧带组织,上连胸椎,下接骶椎,与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组成人体的中心。
腰椎骨分为椎体和椎弓2部分,椎体在前,椎弓在后,二者的连接部为椎弓根。椎弓由左、右椎弓板汇合而成,发出1个棘突、1对横突、1对上关节突和1对下关节突共7个突起。腰椎横断面呈肾形,椎弓与椎体相连形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脊神经通过。腰椎是脊柱重要的承重节段,越靠近骶骨,承重越大,因此,腰椎比胸椎的椎体粗壮,体积自上而下逐渐递增;椎弓根长而宽,椎孔呈大三角形,可容纳马尾和神经根。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内、外)。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另外,各棘突之间的间隙较宽,此处在临床上可作腰椎穿刺术。
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中心部的髓核、周围的纤维环和椎体上下部的透明软骨板3部分组成,呈封闭弹性球样体,是腰椎的核心,支撑着上下椎骨,并与后侧的左右2个腰椎小关节(关节突关节)形成三角构造,确保腰椎的稳定。因为腰椎承重量大,所以与颈、胸等其他节段相比,腰椎间盘普遍较厚,最厚处约9mm,抗压能力强大。
椎间盘的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半液体胶状物质,约占椎间盘切面的50%~60%,一般位于纤维环的中部,较偏后,并不绝对中心,可随外部的压力而改变其位置及形状。因年龄不同,髓核的水分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正常人的高度变化与髓核内水分的改变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髓核的形态也将随之改变。髓核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支撑性,承压后变为扁平状,向周围分散、传递压力,也可伴随脊柱的屈伸而前后移动。
椎间盘的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髓核的四周。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具有极强的减震作用。纤维环前方及两侧较厚,后侧较薄,加之前侧有强大的前纵韧带,而后侧的后纵韧带较窄、较薄,因此,从结构而言,髓核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软骨板位于椎间盘的上下面,为厚约1mm的无血管、无神经的透明软骨组织,一面与纤维环紧密连接,另一面则连接椎体,是幼儿时期椎体骨质的生长区域,可保护椎骨,缓冲压力,同时也是椎体和椎间盘之间交换液体和营养的部位。成人软骨板具有渗透功能,受压时水分经软骨板渗出,压力减轻时水分再经软骨板进入,以此营养髓核。这也是人的身高通常早晨比晚上高出15mm~25mm的最主要原因。软骨板在20岁后的扩散能力将逐渐减弱,椎间盘则随之进入退化期。
腰部的肌肉组织对稳定腰椎、维持人体的直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腰背部、腰骶部浅层有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的背阔肌,深层有位于腰椎内外两侧、强劲有力的竖脊肌(髂肋肌、最长肌、棘肌)以及多裂肌、回旋肌、腰方肌、腰大肌等,腹前壁两侧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肌(髂腰肌)等。众多的肌肉在胸腰筋膜、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保护和协同下,与椎骨和椎间盘共同支撑着人体的上半部,承担身体过半的重量。
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腰段的脊神经共有5对。每一对脊神经均有一对前根和一对后根,前、后根相连于脊髓两侧。前根较细,属运动性。后根略粗,属感觉性,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膨大,称脊神经节。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一条极短的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通过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出孔后即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腰椎神经的前支粗大、无节段性,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交织组成腰丛,位于腰椎两侧,腰大肌的深面,并由丛再分支形成股神经、闭孔神经而分布于相应的区域;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的腰骶干以及骶、尾神经的前支编织形成骶丛,位于骶骨和梨状肌前面,分支分布于会阴部、臀部、股后部、小腿和足的肌肉与皮肤。后支则较细,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有肌支和皮支分布于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与长肌以及腰、臀部的皮肤,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除支配竖脊肌外,其皮支在竖脊肌外缘穿背阔肌腱膜,向下跨越髂嵴后部达臀上部皮下,又称为臀上皮神经。各脊神经后支的行程与椎间关节关系密切,且皆行于背部深肌的肌纤维或腱纤维之间。临床上常见因横突或关节突肥大、背部深肌劳损、撕裂以及肌纤维、腱纤维或韧带的肿胀出血等原因致使后支受压,张力增加,导致腰背疼痛。
另外,因脊髓短而椎管长,故而各节段的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短各有不同。颈神经根较短,行程近水平,胸部神经根斜行向下,而腰骶部的神经根则较长,在椎管内近乎垂直下行,并形成马尾。在脊髓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称为马尾,由L2~5、S1~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在椎间孔内,脊神经的前方是椎间盘和椎体,后方是椎间关节及黄韧带,因此,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韧带增厚或骨化等病变以及椎骨骨折等常可刺激、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腰段关节活动度较大,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75°~90°,后伸30°,左右侧弯各30°~35°,旋转30°~45°。整体而言,腰椎灵活度不如颈椎,稳定性不如胸椎,其活动范围与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增长,腰椎的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在逐渐减小。
2、腰椎病的种类、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腰痛的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3大类:
内脏相关疾患:肝脏或肾脏及胰腺炎症、女性子宫或男性前列腺等疾病以及便秘、腹泻、胃病、血尿、肾脏或尿路结石以及大动脉瘤、肿瘤等。
腰部关节疾病:5块椎骨相连接的腰椎关节、第5腰椎与骶骨相连接的腰骶关节、左右髂骨与骶骨相连接的骶髂关节、左右髋骨与股骨相连接的髋关节及其密切相关的背肌、腹肌等腰腹部肌肉、筋膜、肌腱、神经等软组织损伤或病变。
其它相关因素:妇科疾病、痛经、孕期、产后、更年期、体寒以及压力过度等。
医学上所说的腰椎病(腰痛)可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急性腰痛即所谓的“闪腰”、“扭腰”,通常发生在弯腰拾物、上举重物时,因姿势不当或用力过猛而瞬间突发腰痛,以至于出现无法动弹的状态,其主要致病原因大致有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以及椎间关节损伤、腰椎间盘纤维环断裂、腰椎压缩性骨折等。慢性腰痛一般持续数个月以上,且呈多样化,诸如因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形成损伤性炎症的腰肌劳损、腰背部筋膜炎,因腰椎间盘长期损伤、退化而导致椎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俗称骨刺)的腰椎骨质增生,因纤维环破裂而导致椎内的物质刺激、压迫神经的腰椎间盘突出,因承重过大或劳损过度所引起的腰骶关节炎、骶髂关节炎,因先天因素、椎间盘退化引起椎管前后呈不同程度的狭窄,进而压迫神经的腰椎管狭窄症、马尾神经综合症,因结核杆菌侵蚀椎体、定植感染而发展成为骨结核的腰椎结核等,也有诸如风湿或类风湿性腰痛、风寒湿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湿热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患。究其内在原因,大致有腰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腰椎退行性病变、脊髓及脊神经疾患、脏器疾患、先天发育不良、精神等因素,而究其外在因素,又与年龄的增长、性别、工作强度、生活习惯与环境等密切相关。腰椎病的典型症状是腰痛、马尾神经症状、腿部坐骨神经区域放射性疼痛,以及下肢发木发凉、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腰部活动受限等。
(1)、急性腰扭伤(闪腰)
腰椎由5块腰椎骨和5个腰椎间盘组成,依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腰椎小关节囊等韧带组织和腰背部、腰骶部的背阔肌、竖脊肌、多裂肌、回旋肌、腰方肌、腰大肌以及腹前壁两侧的腹直肌、腹斜肌、髂腰肌等众多肌肉、筋膜和肌腱组织,上连胸椎,下接骶椎,共同支撑着人体的上半部,承担身体过半的重量。腰椎是脊柱的重要承重节段,是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骶椎、前凸腰椎转变为后凸骶椎的过渡区中心,结构特殊、复杂,且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承受较大的伸屈、侧弯、旋转和剪式应力,加之生理性前凸等特点,因此,腰椎部是相关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易发部位。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扭腰”、“岔气”,是腰部常见的急性损伤,是肌肉、筋膜、韧带、腰椎小关节囊、关节软骨、腰椎间盘以及神经等一系列软组织急性损伤的总称,主要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致使腰部相关软组织发生急性撕裂伤。急性腰扭伤常常因滑倒或跌倒、撞击、跑步、跳跃、急闪身体或突然提拉、搬抬重物等腰部肌肉瞬间强力收缩时,腰部运动不协调,致使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急性腰扭伤的易发部位多集中在腰背、腰骶、骶髂和腰椎小关节、韧带,具体又可分为腰背部的竖脊肌(髂肋肌、最长肌、棘肌)、多裂肌、髂腰肌等腰肌扭伤,附着于各椎骨棘突上的棘上韧带损伤,位于相邻的两个棘突之间的棘间韧带损伤,具有支持、限制、包容和分隔作用的胸腰深、浅筋膜损伤,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突关节即腰椎小关节损伤,腰椎不稳,腰骶关节损伤等。
急性腰扭伤多发于频繁弯腰工作者、腰力过弱者、身体过瘦者、体寒者以及高龄、肥胖等人群。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扭伤后腰部单侧或两侧瞬间出现剧痛,呈持续性,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而致使疼痛更为严重,腰部活动受限,无法俯、仰、扭转或直腰,甚至站立困难。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无法久坐,压痛感明显。严重者可造成韧带撕裂或棘突上剥离,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或隐性脊椎裂,致使腰部整体处于疼痛和僵硬状态。
“闪腰”,“腰扭伤”等急性腰痛除个别严重症状外,基本不需要手术治疗。急性期应静养休息,在配合冷敷、理疗、痛点封闭、药物、推拿按摩、止痛药膏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应持续使用与急性腰痛相关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通过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稳定腰部生物力学结构,矫正不良姿势,限制腰椎的过伸展,防止受损部位继续受到牵拉,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减少或缓解因腰部软组织损伤所带来的疼痛,提高受损部位的康复护理效果。
在急性腰扭伤的防护和护理中应该注意的是,因腰扭伤、闪腰等原因引发的急性腰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而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如果对腰部固定过度或过紧,不但会阻碍腰背部相关肌肉组织的恢复性锻炼,也会增加腰椎关节疲劳,导致肌肉僵硬、萎缩,甚至加剧腰痛,影响正常的治疗与康复。
另外,应该注意区别热敷和冷敷的使用。热敷一般适用于因慢性劳损、关节炎症等引起的诸如腰腿疼痛等慢性病症,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身体代谢速率,便于吸收淤血和渗出液,具有舒筋活血、恢复韧带及肌肉弹性、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冷敷则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可局部降低体温,刺激交感神经,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血管充血或出血,并能降低代谢率、延缓神经传导,具有消肿化瘀、止血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热敷和冷敷的作用正好相反,不可同时使用。一般情况下,当腰部肌肉或筋膜拉伤、韧带撕裂等软组织急性损伤时,应立即予以冷敷处置,止血消肿。此时应严禁热敷,以避免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渗出量。热敷应在伤后2-3天,且待伤势稳定后方可实施。
(2)、慢性腰肌劳损
腰椎位于脊柱的中下段,是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骶椎、前凸腰椎转变为后凸骶椎的过渡区中心,结构特殊、复杂。腰部唯一的骨性支撑只有腰椎,其稳定性基本依靠周围众多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和腰椎小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协同和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直立姿态,承担人体60%以上的体重。作为脊柱重要的承重节段,腰椎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承受巨大的伸屈、侧弯、旋转和剪式应力,加之生理性前凸等特点,因此,腰椎部是腰肌劳损等慢性伤病的易发部位。
腰肌劳损又名功能性腰痛、腰部软组织劳损,是腰部软组织损伤的代表性伤病,主要是指腰背部及腰骶部相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腰部浅层有呈直角三角形的背阔肌,深层有位于腰椎内外两侧、强劲有力的竖脊肌(髂肋肌、最长肌、棘肌)以及多裂肌、回旋肌、腰方肌、腰大肌等。其中,竖脊肌、多裂肌、腰大肌这3组肌肉组织在腰部活动中负担最大,受损伤最多。
竖脊肌是位于脊柱后方两侧的粗长肌群,由髂肋肌、最长肌、棘肌组成,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其单侧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多裂肌位于竖脊肌的深层,从髂后上棘一直延伸至第4颈椎(C4),在腰部比较发达,起自椎板的肌纤维,止于下一腰椎的横突,控制椎体节段间的活动和脊柱运动的方向,具有维持腰椎稳定及控制腰椎活动的重要功能。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腰椎两侧,与髂肌共同止于股骨小转子,合称髂腰肌。腰大肌近固定时收缩,可使大腿屈并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则使躯干前屈,可提拉臀部、稳定骨盆,同时具有从下方支撑脊椎或竖脊肌等背部肌肉的作用。
导致慢性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是腰背部的这些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因劳逸不当、弓腰或驼背等不良姿势、年老体衰等慢性劳损,以及急性腰扭伤后失治、误治、反复多次损伤,也因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因素而增加相关肌肉的负担,使其处于长期紧张状态,而过度使用则又导致其挛缩、难以舒展,进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形成疤痕或发生纤维化改变和炎症,最终挤压局部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而出现疼痛。
腰肌劳损又可累及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腰背筋膜又称胸腰筋膜,在腰部可分为3层,即浅层、中层、深层。腰背筋膜浅层覆盖于竖脊肌后侧,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深层位于腰方肌前侧,可分隔腰背部、腰骶部肌群中的肌肉组织,保证相关的肌肉、血管壁、神经等在彼此同等的状态下工作,稳定下腰椎和骶髂关节,抑制脊柱过度侧屈,同时具有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等重要功能。肌肉和筋膜同为一体,关系密切,若腰部相关肌肉发生劳损,往往会累及包被这些肌肉的筋膜组织同时受损发炎。腰肌劳损与腰背肌筋膜炎十分相似,前者为肌肉的慢性劳损,后者为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二者同为腰部慢性疾病,如果不从其组织结构予以鉴别,而仅从症状上则很难区分。
腰肌劳损不分男女老幼,好发于弯腰工作、长期伏案或站立工作人群,另外,搬运重物的重体力劳动者、从事激烈运动的运动员和肥胖者等在慢性腰痛中所占比例也很大。其主要症状为腰背部或腰骶部弥漫性酸痛、麻木发凉、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疲劳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症状减轻,并与天气变化有关,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疼痛。腰肌劳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单纯性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常位于棘突两旁的骶棘肌处,或髂嵴后部或骶骨后面的竖脊肌止点处。若椎间关节扭伤或错位,则伴有棘间、棘上韧带损伤,压痛点则位于棘间、棘突上。
腰肌劳损基本无需手术治疗。病重期间应注意休息,在配合理疗、推拿按摩、口服消炎药物、温热疗法、痛点封闭、针灸、止痛药膏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可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通过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稳定腰部生物力学结构,矫正不良姿势,限制腰椎过伸展,促使受损的相关软组织在相对安全的空间内得以静养,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减轻因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所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因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等原因引发的慢性腰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或制动腰部,而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如果对腰部固定过度或过紧,不但会增加腰椎关节的疲劳度,也容易导致腰背部肌肉等相关软组织僵硬或萎缩,反而会遗失治疗时机,甚至加剧腰痛,影响正常的治疗与康复。
另外,应该注意区别冷敷和热敷的使用。冷敷适用于诸如肌肉或筋膜拉伤、韧带撕裂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可局部降低体温,刺激交感神经,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血管充血或出血,并能降低代谢率、延缓神经传导,具有消肿化瘀、止血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热敷适用于因慢性劳损、关节炎症等引起的诸如腰腿疼痛等慢性病症,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身体代谢速率,便于吸收淤血和渗出液,具有舒筋活血、恢复韧带及肌肉弹性、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一般情况下,慢性腰肌劳损、慢性腰椎关节炎症或急性腰部损伤后2-3天,且伤势稳定后,应使用热敷,而不是冷敷。冷敷和热敷的作用正好相反,不可同时使用。
(3)、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体的脊柱共有颈、胸、腰、骶、尾5个节段,腰椎节段由5块腰椎骨和5个腰椎间盘组成。腰椎间盘位于上下两块椎体之间,是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共3部分组成的一个封闭弹性球样体。髓核为乳白色半透明胶状物质,位于纤维环中间,富于弹性,含水量极高,成人约为80%,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其形态可随脊柱重心的不同而改变。纤维环由胶原纤维束的纤维软骨构成,位于椎间盘的四周,依靠纤维束相互斜行交叉重叠,使纤维环成为坚实的组织,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和扭转负荷。软骨板为上下两面透明软骨,覆盖于椎体上、下面骺环中间的骨面,与纤维环共同将髓核密封起来,组成椎间盘。
腰椎间盘是腰椎的核心,支撑上下椎骨,并与后侧的左右2个腰椎小关节(关节突关节)形成稳固的三角构造,确保腰椎的稳定。腰椎作为脊柱的重要承重节段,其椎间盘与颈椎、胸椎等其它节段的椎间盘相比普遍较厚,最厚处可达9mm。腰椎间盘凭借着腰背肌的良好功能而极具稳定性,且富有韧性和弹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但由于腰椎常处于频繁、复杂的运动状态,再加上腰段的生理弯曲呈前凸状,所以腰椎间盘首先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其膨出、突出甚至脱出,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腰椎部的代表性伤病之一,即所谓的“腰突”,主要因其自身的退行性改变和长期劳损、解剖弱点、遗传、畸形以及诱发等因素而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腰背肌力量逐渐衰退,腰椎骨性结构及椎间盘所受的应力随之增加,使腰背肌过度劳损,腰椎关节活动度受限,生理曲度渐失。椎间盘长期、反复地承受屈伸、左右侧弯和扭转等挤压,纤维环因此由内向外产生裂隙,日积月累,裂隙不断加大,纤维环逐渐变薄变弱。椎间盘本身缺乏血液供应,修复能力差,承压后则向周边膨出,椎体间隙因此随之变窄,韧带松弛,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在此基础上,因频繁的日常活动、反复多次的轻度外伤或较重的外伤等致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时,均可促使已发生退变或积累性损伤的纤维环进一步破裂,导致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软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直接刺激或压迫椎管、神经根、马尾神经、血管等组织,最终引发腰痛等相关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突出前期、突出期和突出晚期3个阶段。腰椎部本身呈生理性前凸,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前厚后薄,以及纤维环前侧的前纵韧带较为强大,后侧的后纵韧带较为薄弱等生理特点,在构造上容易向后造成挤压、破裂。椎间盘的纤维环浅层断裂为膨出,深层断裂为突出。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可分为旁侧型突出和中央型突出2大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病时呈撕裂样放射性剧痛,并沿臀后部坐骨神经向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跟、足背部及脚趾;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屈膝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排便时促使脑脊液压力增高,均可加剧疼痛或放射痛。病程较长者因其椎间盘本身和临近结构发生各种继发性病理变化,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椎间盘整体退变,所以下肢常有放射痛,合并麻木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发于腰椎下端,其中L4~L5约占20%,而最靠近骶骨、承担人体多半重量的L5~S1(腰骶关节)则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的50%。据不完全统计,超过7成以上的腰椎病都与腰间盘突出症有关,8成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单侧或双侧大腿、小腿麻木、疼痛的坐骨神经痛,也有为数不少的患者患有肌肉瘫痪、足拇指背伸无力等诸如足下垂的病症,或患有会阴区麻木、大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的马尾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上多以理疗、护具固定、外用或口服药物、推拿按摩、痛点封闭、牵引等非手术疗法为主。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年轻、病程较短、症状较轻以及无明显椎管狭窄者。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完全恢复至原位,而是通过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舒缓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改善腰痛症状。症状严重者以及合并马尾神经受压、单根神经根麻痹且伴有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合并椎管狭窄者可行手术治疗。
在非手术治疗或术后康复期间,应保持静养,多休息,少活动。为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应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以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限制腰椎过伸展,矫正腰部生物力学结构,避免因不良姿势而继续施力于患部,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减轻因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的积累伤所致,而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并进一步导致关节突关节变形,加速椎骨关节炎症的形成,也直接或间接导致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分离症的发生。因此,应充分重视本病的严重性,患病后应去专科医院及时就诊。另外,在日常护理中,因腰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慢性腰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医用护腰对腰部施压与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表面上看,硬质支具可稳定腰椎,但实则不然,因过度或过紧地固定腰椎,容易增加腰椎关节疲劳,导致腰背部肌肉组织僵硬甚至萎缩,从而遗失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向深度或重症发展,效果适得其反。
(4)、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由5块腰椎骨和5个腰椎间盘组成,位于脊柱的中下部。腰椎是脊柱的重要承重节段,因此,不仅腰椎间盘均比颈、胸等其他节段的更加厚实,而且腰椎的椎体也较为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各椎体依靠具有强大抗压能力的腰椎间盘和其周围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以及腰椎小关节囊等相关软组织,上连胸椎,下接骶椎,与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组成人体的中心。
腰部承担身体过半的重量,是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骶椎、前凸腰椎转变为后凸骶椎的过渡区中心,结构复杂,且经常承受巨大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和剪式应力,加之生理性前凸等特点,因此,腰椎部的相关韧带、软骨、骨膜、腰椎小关节囊等部位的软组织较其他部位而言,更容易发生各种急、慢性病症。
腰椎骨质增生就是腰椎部相关软组织发生钙化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即通常所说的骨刺,主要病因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及周围软组织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产生退行性病变,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间隙变窄,韧带松弛,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在椎体边缘出现微小的、反复的、积累性损伤,导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渗出,并逐步钙化,从而在椎体上下缘出现骨的增生性反应。腰椎骨质增生多呈“唇样骨质增生”,也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桥”。过度劳损、外伤、姿势不良等原因也可直接造成骨质增生,而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又将导致椎间孔进一步狭窄,从而导致神经根受压。
腰椎的骨质增生与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具有直接关系,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以第3、第4腰椎最为常见。反复腰痛且腰痛时间持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易合并有关节退变和骨质增生。其早期症状为腰椎部软组织酸胀疼痛、僵硬、易疲劳,甚至弯腰受限,而随着增生的逐渐加重,则腰部僵硬、活动受限、疼痛无力。当增生物刺激或压迫脊神经,则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若压迫坐骨神经,则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剧烈麻痛,并放射至整个下肢。椎体前缘增生及侧方增生时,可压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经产生机能障碍。
腰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治疗上多以护具矫正、理疗、口服或外敷药物、推拿按摩、牵引等非手术疗法或护理为主。骨质增生的治疗目的并非消除增生的骨质,而是消除增生的骨质周围的无菌性炎症。若神经根等受压严重者,通过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时,可行小关节部分切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小关节切除较多时,极易引起该椎节不稳,此时可行棘突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在腰椎骨质增生的非手术治疗或术后康复期间,应保持静养,多休息,少活动。为配合常规性治疗,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应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以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限制腰椎过伸展,矫正腰部生物力学结构,避免因不良姿势而继续施力于增生部位,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减轻因骨质增生所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有效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除手术患者外,因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所导致的慢性腰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如果对腰部固定过度或过紧,不但会增加患部的疲劳度,也容易导致腰背部肌肉等相关软组织僵硬或萎缩,反而会遗失治疗时机,甚至加剧骨质增生所带来的腰痛,影响正常的治疗与康复,效果适得其反。
(5)、腰椎滑脱、分离症
腰椎位于脊椎的中下段,由5块腰椎骨和椎间盘组成,其椎体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椎弓与椎体相连,形成呈三角形的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脊神经通过。腰椎以腰椎间盘为核心,支撑上下椎骨,并与其后侧的左右2个腰椎小关节(关节突关节)形成稳固的三角构造,依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腰椎小关节囊等韧带组织和腰背部、腰骶部的胸腰筋膜、背阔肌、竖脊肌、多裂肌、回旋肌、腰方肌以及腹前壁两侧的腹直肌、腹斜肌、髂腰肌等众多肌肉、肌腱组织,上连胸椎,下接骶椎,与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组成人体的中心。
腰椎是脊柱的重要承重节段,是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骶椎、前凸腰椎转变为后凸骶椎的过渡区中心,结构特殊、复杂,且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承受巨大的伸屈、旋转和剪式应力,加之生理性前凸等特点,因此,腰椎的稳定性时常受到冲击,容易发生诸如腰椎滑脱或腰椎分离等急、慢性病症。
腰椎滑脱症是腰椎因先天性因素或外伤、劳损、椎间盘突出、退变等因素致使腰椎不稳,发生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的现象。腰椎分离则是椎弓根或关节突间骨质失去连续性,在瞬间爆发力的作用下,造成峡部崩裂不连,又称为峡部裂或椎弓崩裂,导致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多属于疲劳性骨折。
腰椎滑脱最常见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L5椎体发生滑脱的比率超过80%。腰椎滑脱的同时,常伴有腰椎峡部崩裂(腰椎分离)。腰椎峡部是指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窄部分,此处骨质结构相对薄弱,容易发生骨折。腰、骶椎交界处是腰椎生理前凸与骶椎生理后凸的转折点,上方腰椎呈前倾状,下方骶骨则呈后倾状,腰骶椎处的重力因此自然形成向前的分力,使L5有向前滑移的倾向。而L5下关节突和周围关节囊、韧带可限制此项滑移倾向,从而使L5峡部处于两种力量的制衡点,这也是L5峡部极易崩裂、发生腰椎分离的最大原因。
腰椎滑脱、分离症是较为常见的腰椎部损伤,可导致腰骶部疼痛及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发生。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损,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峡部崩裂后,腰部凹陷,腰后部有台阶感,棘突压痛,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左右摇摆,导致腰椎部功能障碍,常合并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侧弯等腰椎退变性疾病,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腰椎滑脱或分离(峡部裂或峡部不连)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在治疗和护理上,早期或症状较轻的多数患者可采用护具固定、理疗、推拿按摩、针灸、口服药物、外敷药贴等非手术疗法。病症严重者或伴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而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者,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等症状者,可进行神经减压术、脊柱融合术、腰椎滑脱复位术、脊柱内固定术、峡部关节修复术等手术治疗。
在腰椎滑脱或腰椎分离的非手术治疗或术后康复期间,应保持静养,减少活动。为配合常规性治疗,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可持续使用具有医疗器械备案或注册资质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以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负担,矫正患部的生物力学结构,避免因不良姿势继续牵拉受损部位,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达到减轻劳损和炎症、恢复健康的康复目的。
除手术患者以外,因腰椎滑脱或腰椎分离症所导致的腰部疼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表面看,硬质支具可将腰部固定得又紧又牢,但实则容易增加腰部疲劳,导致肌肉等软组织僵硬甚至萎缩,反而会因此遗失治疗时机,加重病情,效果适得其反。
(6)、腰椎椎管狭窄症
人体的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5段,由26块椎骨(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为1块、尾骨由3~5块尾椎融合为1块)和23个椎间盘依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以及椎间关节囊等连接而成。椎骨的椎板内缘呈弓形,椎弓与椎体后缘围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其骶段由骶椎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脊椎的椎管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
腰段椎管由5块椎体组成,内有马尾神经通过。在所有节段的椎管中,第4~6胸椎的椎管最为狭小。在颈段的椎管中,第7颈椎椎管较为狭小。在腰段的椎管中,则以第4腰椎的椎管较为狭小。椎管狭小如果超过其正常的生理限度,则会因此而产生各种严重的临床症状。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腰椎的退行性变,包括后纵韧带、黄韧带的增生肥厚与松弛、小关节和椎体后缘骨质的退变增生肥大、腰椎间盘的突出与脱出、腰椎滑脱分离等病理解剖改变,其它如外伤、腰骶椎手术后产生的医源性因素等也可造成椎管狭窄。先天性椎骨发育异常所引发的椎管狭窄则极为少见。增生肥厚、钙化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经及周围血管,造成神经、血管发生炎症粘连,充血肿胀大,从而导致主椎管、神经椎管、椎间孔因此变窄,压迫脊髓、脊神经根及交感神经丛,进而出现腰骶部以及腿部疼痛等症状。其中以黄韧带肥厚、腰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椎体滑脱引起者居多。
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中央型椎管狭窄、神经根型椎管狭窄和混合型椎管狭窄,属于慢性进行性脊髓及脊神经根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引起双腿无力、括约肌松弛、大小便障碍或瘫痪。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当略蹲或稍坐后腰腿痛症状及跛行缓解。腰椎椎管狭窄症易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群,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居多,患病部位以L4~L5、L5~S1最为多见。腰部过伸动作会进一步减小椎管容积,加重下肢麻痛,此为诊断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
腰椎管狭窄在早期阶段或症状较轻时,多数以护具矫正、理疗、推拿按摩、外敷或口服药物、硬膜外封闭术以及腹肌锻炼等非手术疗法或护理为主。椎管减压+固定融合术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对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或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进行性腰椎滑脱及伴有腰椎侧凸或后凸者。手术治疗可减轻下肢适应症状,但无法根治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等患部已发生的退行性改变,也无法阻止腰椎退行性改变的自然发展,因此,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发病期或术后康复期间,应保持静养,多休息,少活动。为配合常规性治疗,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可持续使用具有医疗器械备案或注册资质、与腰椎狭窄症相关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通过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限制腰椎过伸展,矫正患部的生物力学结构,避免因不良姿势而继续施压于患部,减轻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丛因椎管变窄受压所带来的相关症状,提高患部的日常防护或康复护理效果。
除手术患者以外,因腰椎管狭窄症所导致的腰部疼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如果使用硬质支具对腰部固定过紧、过度,则容易导致腰椎关节因无法活动而增加疲劳,肌肉等软组织发生僵硬甚至萎缩,反而会因此遗失治疗时机,加重病情。
(7)、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
腰椎由5块腰椎骨和5个腰椎间盘组成,位于脊椎的中下部。作为脊椎重要的承重节段,腰椎的椎体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腰椎以腰椎间盘为核心,支撑上下椎骨,并与其后侧的左右2个腰椎小关节(关节突关节)形成稳固的三角构造,依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腰椎小关节囊及其内外、两侧的背阔肌、竖脊肌、多裂肌、回旋肌、腰大肌、腰方肌以及腹前壁两侧的腹直肌、腹斜肌、髂腰肌等众多的肌肉和胸腰筋膜,上连胸椎,下接骶椎,与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髂骨共同组成人体的中心。其中,第3腰椎位于5个腰椎生理性前凸的顶点位置,是腰椎体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的中心枢纽,解剖位置极为重要。
第3腰椎的横突在5个腰椎中最为细长,且水平位伸出,附近有血管神经束经过,是腰方肌、腰大肌、竖脊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骶棘肌等诸多肌肉以及腰背筋膜(胸腰筋膜)中层的起点或止点,也是腰椎中承受力学传递的重要部位。过长的第3腰椎横突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反复牵拉,极易引起该处附着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撕裂、出血、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致使血管、神经束受摩擦、刺激和压迫而出现腰臀部局部性疼痛,即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候群。因其功能和位置特殊,受力点众多,所以第3腰椎也容易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
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是常见的慢性腰痛或腰臀疼痛疾患,与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或腰背肌筋膜炎、腰臀肌筋膜炎等腰部软组织损伤同属于腰肌筋膜性劳损,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以及运动量过大的运动员,男性多于女性,体型瘦长者患此病居多,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腰痛或腰臀痛疾患。因其以第3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征,腰神经后外侧支在穿过病变部位时受到卡压,故而又名“卡压综合症”。其主要症状为腰臀部酸痛,活动受限,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腰受限。按压时,因第2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的放射痛可达大腿及膝部。
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在治疗上多以保守疗法为主,尽量避免按摩治疗。病痛期间应注意休息,可接受温热疗法、痛点封闭、外敷或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等保守疗法或护理,急症时可使用冷敷处置。对保守疗法无效者或病情严重者、长期反复再发不能治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过长的横突尖及周围的炎性组织。为配合常规性治疗,应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通过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稳定腰部的生物力学结构,限制腰椎过伸展,矫正不良姿势,借助于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减轻或消除卡压,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除手术患者以外,因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所导致的腰部疼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与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增加腰背部肌肉锻炼的防护效果。从表面看,硬质支具可紧固腰部,但实则容易增加腰椎关节疲劳,导致肌肉等软组织因无法活动而发生僵硬甚至萎缩,反而会因此遗失治疗时机,加重病情,效果适得其反。
(8)、腰骶关节劳损
人体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共5个节段组成,腰骶关节位于腰椎节段的最下方与骶椎节段的最上方,即第5腰椎和骶骨(第1骶椎上面的卵圆形骨面)之间。因腰骶关节是脊柱最大的承重关节,也是脊柱吸收来自地面冲击力的重要部位,所以第5腰椎的椎体粗壮,椎间盘也最为厚实。其下方的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底朝上,尖向下,是连接第五腰椎和尾骨的中间点,与左右髂骨形成骶髂关节,构成环状骨盆结构,成为脊柱稳固的根基。骶骨两端分别有4对骶前孔和骶后孔,与骶管相通,骶神经前、后支均由此处通过。
腰骶关节形成角度约为120°,是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骶椎、前凸腰椎转变为后凸骶椎的中心点,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下方骨盆的稳定性。此处结构特殊复杂,关节多达20余个,且活动多,负重大,时常承受巨大的伸屈、侧弯、旋转和剪式应力,所以腰骶关节容易成为各种急慢性病症的易发部位。
腰骶关节损伤多以慢性劳损为主。当受力超出其代偿能力和关节活动度时,便出现关节受限,导致腰骶部的椎骨、骶骨以及椎间盘、韧带、肌腱、筋膜、腱膜、关节的软、硬组织产生积累性损伤。如,当弯腰持重,竖脊肌或臀大肌大力收缩仍不能平衡外力时,一部分外力则将被传至腰骶关节的椎间盘、小关节及韧带等部位,过度挤压椎间盘、引发韧带、小关节囊损伤或撕裂,严重时造成腰椎滑脱、关节突骨折或椎间盘突出。若来自侧面或斜面的外力在此处不被吸收而传至骶髂关节和下肢关节时,将不可避免地引起相关关节损伤。产后恢复不当也容易造成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引起腰腿痛等慢性疾病。反之,骶髂关节劳损或髋关节、膝关节等下肢疾患也会间接导致腰骶关节损伤。
腰骶关节损伤又称腰骶关节劳损,或腰骶关节炎,是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站立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与先天性发育缺陷、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局部常有僵硬感、压痛或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但无神经障碍。发病部位常在骶棘肌、腰骶棘间韧带、腰骶关节突或骶髂关节,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职业运动员和长期处于不良体位工作的人群。患慢性病、情绪低落或气候变化时,疼痛加重或复发,着凉、过度疲劳则症状加重或反复发生。急性发作时,腰骶部疼痛较为剧烈,腰骶两侧局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影响站立或行走。
腰骶关节损伤多以保守性的综合治疗或护理为主,如理疗、护具固定、温热疗法、推拿按摩、局部封闭、口服或外敷药物,同时加强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锻炼,增强肌力,改善体位姿势,提高代偿能力。急性期应卧床静养,可进行冷敷处置,减少活动,直至症状缓解。保守治疗无效、病程较长或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
在腰骶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期间,为配合常规性治疗和功能性锻炼,可持续使用专业设计的具有医疗器械备案或注册资质的腰部固定带等护腰支具,以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稳定腰椎和腰骶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矫正不良姿势,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减轻因腰骶关节劳损所带来的疼痛、僵硬等相关症状,达到恢复健康的康复护理目的。
因腰骶关节损伤所导致的腰骶部疼痛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从而为增强腰背部肌肉锻炼、恢复腰骶部功能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表面看,硬质支具可将腰骶部固定得又紧又牢,但实则容易增加腰骶关节的疲劳度,导致相关肌肉等软组织发生僵硬甚至萎缩,反而会因此遗失治疗时机,加重腰骶关节损伤症状,效果适得其反。
(9)、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柱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5块骶椎融合)、1块尾骨(3~5块尾椎融合)和23个椎间盘组成,自上而下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共5个节段以及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共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脊柱的弯曲不仅有利于直立姿势,更重要的是借助于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等连接,可增加脊柱弹性,支持躯干和胸廓,化解行走、跳跃时所带来的冲击和震荡,保护内脏器官、脊髓和大脑等免于损伤。从脊柱的结构而言,后凸胸椎和前凸腰椎的结合处是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和身体上半身重力的受力集中之处,因此,胸腰段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较为多见。
压缩性骨折,顾名思义是指正常的骨骼被压短、挤扁时所发生的骨折。脊椎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因间接暴力致伤,如高空坠落或骑跨伤,以及骨质疏松、肌肉瞬间强力收缩等所造成的创伤。二是因直接暴力致伤,如交通事故、火器等造成的创伤。另外,骨结核、骨肿瘤等疾病也是导致椎骨压缩性骨折的病理性因素。青壮年的骨质较脆,受到地面冲击力和垂直压力时会导致椎体爆裂,但比较少见。老年人因自身的骨质疏松,椎体又被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所加固,所以尽管仅仅受到来自自身的垂直重力,椎体也容易被压扁,发生压缩性骨折,尤其是跌倒时臀部着地或坐车颠簸时,更容易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形成前窄后宽的楔形状态,即椎体前半部遭受压缩,而脊椎后部的椎弓却基本完整无损,少数有牵拉损伤。这与胸腰段本身的生理弯曲密切相关。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一般发生于胸11、12和腰1、2的椎体,即下胸段和上腰段。尽管腰段椎体与胸椎相比较为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腰椎间盘普遍较厚,但由于腰椎的活动度大,且靠近无活动度的骶骨,其椎体的承重也最大,所以腰椎单独发生压缩性骨折也较为多见。
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腰背部急性痛疼,腰段脊椎有局限性强烈压痛及叩击痛,或无法弯腰、站立或行走,腰椎活动严重受限。压缩严重时,损伤脊椎后部的棘突、韧带或脊髓神经等,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若累及胸椎,则有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直接影响膀胱、直肠功能,或因脊椎后弯而导致胸廓畸形、胸腔变小,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下降症状。
腰椎压缩性骨折在治疗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椎体前方压缩程度小于1/3,没有神经损伤,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无明显移位倾向的稳定性骨折,可采取平躺硬板床等保守疗法,视恢复程度进行体位复位和腰背部肌肉锻炼。对于骨折压缩程度超过1/3,且为粉碎性、损伤脊髓神经,并导致瘫痪的不稳定性骨折,可选择椎体成形术或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等手术治疗。
总体而言,腰椎压缩性骨折多为稳定性骨折,而不稳定性骨折则较为少见。在保守治疗或术后康复期间,应尽量避免推拿按摩,注意休息,可接受理疗、痛点封闭、外敷或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多晒太阳,调整饮食,注意补充钙及维生素D。为配合常规治疗和腰背部肌肉锻炼,站立或行走时可使用胸腰固定支具或腰部固定带等医疗护具,通过多层次的物理固定与矫正,增强胸腔、腹腔压力,稳定脊椎的生物力学结构,减轻患部承重,限制腰椎过伸展,可保护椎体避免二次损伤,有效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10)、腰背肌筋膜炎
筋膜广泛地存在于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具有支持、限制和保护各组织器官的重要作用。因其位置与功能的不同,筋膜可分为不同种类。包被内脏的筋膜为浆膜下筋膜,即内脏筋膜,是位于体腔的器官浆膜下层的结缔组织,或增厚形成韧带、襞或索。包被骨骼肌的筋膜即肌筋膜,是一层覆盖于肌肉和肌腱组织周围、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其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同,具有很强的单向抗拉性能。因其位置的深浅不同,肌筋膜又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
浅筋膜位于全身皮层之下,由疏松性结缔组织构成,从头到脚包被整个身体。其外表紧贴于真皮底层,相当于皮下脂肪组织的支架,其内层覆盖于肌肉、肌腱和其他组织的表面。筋膜内含脂肪、浅动脉、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对深部的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缓冲作用。通常所说的皮下注射即在浅筋膜内,抗衰老的美容按摩或美容手术等所应对的面部和颈部“SMAS筋膜层”也同样属于浅筋膜的范畴。
深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又名固有筋膜,是由致密性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组织膜,坚韧强劲,相互连续,包被体壁、四肢的肌肉以及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肉关系密切,尤其在活动频繁、肌肉发达的四肢,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形成肌间隔,将各个功能迥异、强弱有别、受制于不同神经支配的肌群或肌群中的各间肌分隔开来,约束肌肉活动,调节或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保证肌群和各间肌在彼此同等的状态下单独活动而免受摩擦。深筋膜也可形成骨筋膜鞘、支持带、血管神经鞘等,在肌肉数目众多而骨面不足的部位,可供肌肉附着或作为肌肉的延续以及肌肉的起止点。在病理情况下,深筋膜具有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等重要功能。
腰背肌筋膜又称胸腰筋膜,由纵行的结缔组织纤维编织而成。胸背区筋膜较薄,分深、浅2层,呈透明状。腰区筋膜较厚,随肌肉的分层可分为3层,即浅层、中层、深层。浅层筋膜最厚,呈腱膜状,白色而有光泽,位于竖脊肌的表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起始腱膜相融合,向下附着于髂嵴和骶外侧嵴,内侧附着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向上起于第12肋,向下止于髂嵴,内侧附着于腰横突,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浅层愈合,成为腹肌的起始腱膜。深层位于腰方肌前侧,与前方的腰大肌筋膜相续,参与组成腹内筋膜。腰大肌筋膜与髂肌筋膜组成髂腰筋膜,包被腰大肌和髂肌,向下续于股骨小转子处。胸腰筋膜可分隔和保护腰背部、腰骶部的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对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和人体的直立状态以及肢体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腰部承担人体60%以上的体重,除腰椎以外,没有其他任何骨性支撑,结构比较特殊,而腰背部,腰骶部的筋膜和肌肉等软组织既要保护腰椎这一骨性结构,又必须共同承受人体在各项运动中产生的屈伸、侧弯和旋转等巨大应力,加上腰椎生理性前凸等特点,所以包容肌肉组织的腰背肌筋膜(胸腰筋膜)非常容易受到急性或慢性损伤,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的腰腿疼痛症状。
腰背肌筋膜炎是腰部具有代表性的慢性疼痛病症之一,是指因慢性劳损、寒冷或潮湿等原因致使腰背部肌筋膜组织发生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筋膜的基本成分是基质(流体物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具有相应的强度和独特的流动性及弹性。腰背部、腰骶部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可引发相关部位的深、浅筋膜频繁受损,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时间保持单一不变的姿势、坐卧姿势不佳、运动前的热身不足以及寒冷、阴湿等因素,均不可避免地对筋膜特有的液体性柔韧度造成破坏,导致其局部僵硬缺血、挛缩、粘连或增厚、钙化,引发无菌性炎症,进而刺激或损伤末梢神经。筋膜所发生的纤维化改变、纤维样组织的增多和收缩均可累及其所包容的肌肉、肌腱以及相关的骨膜、韧带、腰椎小关节囊等其他软组织,进而挤压局部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而出现疼痛。另外,也有因闪腰、扭腰等急性腰扭伤后失治、误治,以及反复多次损伤、外伤、年龄增长等原因而持续损伤筋膜组织,最终转变成慢性肌筋膜炎症。
腰背肌筋膜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腰背部或腰骶部弥漫性钝痛、麻木发凉、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晨起、长时间不活动、活动过度或疲劳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症状减轻。在急性发作时症状显著,腰部活动受限。筋膜炎的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气温低或湿度大均可导致筋膜收缩变硬,引发或加重病情。由于筋膜内的末梢神经远远多于肌肉的数倍以上,所以筋膜炎所带来的疼痛感也明显大于肌肉损伤。筋膜炎症部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可引起放射性疼痛。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局部可触及结节状或条索状改变,因此,腰背肌筋膜炎又被称为腰背肌筋膜纤维织炎
腰背肌筋膜炎与慢性腰肌劳损十分相似。前者为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后者为肌肉的慢性劳损,如果不从其组织结构予以鉴别,而仅从症状上则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筋膜与肌肉结合密切,在功能上几乎可视为同一整体。肌肉收缩时牵拉筋膜,筋膜同时将力传递至骨和其他组织而完成相关运动。与肌肉不同的是,筋膜在多数情况下会同时受力于不同方向,因此,筋膜比肌肉等软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炎症。筋膜损伤往往累及其所包被的肌肉等组织,而肌肉劳损又可导致筋膜发炎。
腰背肌筋膜炎多发生于长期伏案或弯腰、站立工作等人群,如办公室职员、职业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以及中老年人群,在慢性腰痛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腰背肌筋膜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腰背肌筋膜损伤若治疗不当,容易转化为慢性腰背肌筋膜炎,引发或加重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劳损或增生等疾病,增加治疗难度。腰背肌筋膜炎在治疗上基本无需手术,通过温热疗法、护具固定、理疗、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痛点封闭、推拿按摩、针灸、运动疗法等基本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在炎症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腰部保暖,防止受凉,切忌带伤运动或训练,同时应持续穿用专业设计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以物理施压和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稳定腰椎关节的生物力学结构,限制腰椎过伸展,通过提升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减少因腰背部和腰骶部筋膜损伤所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提高日常防护和康复护理效果。
在腰背肌筋膜炎等慢性腰痛的防护和护理过程中,不宜使用钢板等硬质支具紧固腰部,而应使用松紧适度的透气性软质护腰对腰腹部施压和固定,通过增强腹腔压力而稳定腰椎结构,减轻患部负担,缓解腰背肌筋膜的张力,从而为腰背部肌肉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如果对腰部固定过度或过紧,不但会阻碍腰背部相关肌肉组织的恢复性锻炼,也会增加腰椎关节疲劳,导致肌肉僵硬、萎缩,甚至加剧腰痛,影响正常的治疗与康复。
另外,应该注意区别冷敷和热敷的使用。冷敷适用于诸如肌肉或筋膜拉伤、韧带撕裂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可局部降低体温,刺激交感神经,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血管充血或出血,并能降低代谢率、延缓神经传导,具有消肿化瘀、止血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热敷适用于因慢性劳损、关节炎症等引起的诸如腰腿疼痛等慢性病症,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身体代谢速率,便于吸收淤血和渗出液,具有舒筋活血、恢复韧带及肌肉弹性、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一般情况下,腰背肌筋膜炎、慢性腰椎关节炎症或急性肌筋膜、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后2-3天,且伤势稳定后,应使用热敷,而不是冷敷。冷敷和热敷的作用正好相反,不可同时使用。
(11)、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与其它部位的结核相同,多由肺结核引起。
脊椎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其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静脉血流至此处速度变缓。结核菌通常生存于血液丰富处,少数逃避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极易趁机聚集在椎体的松质骨内,加之腰椎在脊柱中的活动度和负荷又最大,极易劳损,腰椎节段的椎体因此极易被侵犯,这也是腰椎结核的发病率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为最高的主要原因。
腰椎结核俗称“龟背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变一般涉及邻近的两个椎体,局限于椎体的上下缘,破坏椎间盘,减少椎间隙。椎体受到破坏后则形成寒性脓肿,可沿韧带、椎管、筋膜间隙向上、向下蔓延至整个椎体边缘及腰部、下肢。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因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放射状的坐骨神经痛。同时,具有腰部强直的症状,以至于无法弯腰拾物,也有发热盗汗、消瘦、食欲下降等结核菌毒素中毒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腰椎关节或骨质受到进一步破坏,关节活动受限且出现成角后凸畸形。
腰椎结核有别于强直性脊柱炎、化脓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脊柱肿瘤、退行性脊椎骨关节病,在治疗上通常以药物和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为主,护腰固定为辅,严重情况下可行切开排脓、病灶清除术、矫形手术予以治疗。
在腰椎结核的常规治疗或术后康复期间,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为确保功能性锻炼的顺利进行,可同时使用具有医疗器械备案或注册资质的腰部固定带等医用护腰支具,通过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分解腰椎受力方向,限制腰椎过伸展,以确保患部处于安全的静养状态,防止牵拉损伤,减轻因腰椎结核所带来的疼痛和痛苦,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3、腰椎病的预防与治疗:
腰椎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复杂多样且难以根治的骨科疾病。引发腰痛的原因很多,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蒙受腰椎病侵害的年龄层从中老年人蔓延至年轻一代。腰椎病危害极大,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还会致使患者出现足下垂、足拇指背伸无力等肌肉瘫痪,也极易导致会阴区麻木、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症,而晚期的腰椎病更易造成肢体瘫痪或残废,一旦患病,不但严重损害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会给家人的正常生活增添无尽的烦恼。
预防腰椎病重在保护腰椎间盘的健康状态,以此降低其退化速度,减缓脊柱的“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是腰椎的核心,与其后侧的左、右腰椎小关节形成稳固的三角构造。正常情况下,椎间盘承重约70%~80%,腰椎小关节承重约20%~30%,共同确保腰椎的稳定。腰椎间盘在20岁后进入退化期,因其高度将随之缓慢降低,因此腰椎的受力三角构造逐渐失衡,腰椎小关节承压受损,黄韧带、后纵韧带等松弛后的韧带褶皱又将直接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粘稠化和纤维环裂纹的不断发展,椎间盘容易出现膨出、突出、脱出等症状,致使腰椎失稳,引发骨质增生、韧带增生,并进一步加剧椎管狭窄或突入椎间孔,挤压脊髓以及神经根,也容易发生椎骨压缩性骨折,导致肌肉萎缩,引发腰椎一系列相关疾病。由此可见,长期、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势或错误、不当的姿势以及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都会直接加剧腰椎间盘的自然退化,加速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增加腰椎病的发病几率。因此,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平时应注重营养平衡,适量摄取胶原蛋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重视腰椎部肌肉、肌腱、韧带等相关软组织的健康状态,保持健康的腰背肌功能,改变长时间的习惯姿势或错误姿势,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劳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可以有效预防、减少腰椎疾病的发生。
腰椎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冷敷处置、护腰支具的使用、理疗、牵引、推拿按摩、针灸以及药物内服与外用等。与颈椎相同,腰椎也是神经密集区,对腰椎的按摩推拿或牵引应更为谨慎,尤其是对于脊髓受损严重的腰椎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上策,禁止施压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目前,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在腰椎的日常防护、腰椎病的发作期或术后康复期,为配合其它常规的治疗方式,应持续使用与其相关的具有医疗器械备案或注册资质的腰部固定带等护腰支具,通过多层次的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负担,矫正不良姿势和受损部位的生物力学结构,抑制腰椎过伸展,同时借助于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提高患部的康复护理效果。
4、博道腰部固定带(医用护腰)产品介绍:
博道(大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体工学的科学数据,专业设计、生产的腰部固定带(腰椎固定带、医用护腰)等腰椎部康复系列护理产品主要由亲肤透气性本体、S形本体支撑条、宽幅辅助固定带等组成,采用3D设计、立体缝制的加工工艺,以内、中、外3层物理施压与固定方式,增强腹腔压力,减轻腰椎承重,矫正腰椎部损伤后的生物力学构造以及不良姿势,抑制腰椎过伸展,促使腰椎间盘和肌肉、肌腱、筋膜等软组织处于相对的静养状态,缓解椎间隙内压力,可有效提高腰部的稳定性。
博道医用护腰系列产品亲肤透气,舒适可体,穿脱简单,具有固定力强、易动性好、重量轻等特点,可自由调节施压固定强度,适用于闪腰、扭腰、腰椎滑脱症、腰椎分离症(峡部裂)等急性腰痛的固定与制动,也适用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背肌筋膜炎、腰椎管狭窄症、腰骶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腰椎骨质增生、第三腰椎综合症、马尾神经综合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结核等腰部慢性腰痛的固定与防护,以及腰椎部或腹部、腹腔等术后固定与护理,是腰椎部、腰腹部、腰骶部疾病患者可以信赖的康复护理产品。
温馨提示: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博道产品或有更好的建议,可通过博道公司的网站或邮箱联系我们,以便共同研讨更多关于相关产品以及疾病的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
本文的文字、图片等均为原创,引用时请注明出处。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作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膝关节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
下一篇:锁骨的常见伤病与健康防护
相关推荐
- 颈椎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09-26
- 胸肋部常见疾病与健康护理09-17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07-12
- 腰椎部常见疾病与健康护理09-25
- 骨盆疾病与健康护理08-01
- 髋关节疾病与健康护理07-28
- 膝关节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09-24
- 腕关节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09-19
- 踝关节的构造与常见伤病09-23
- 肘关节构造及其常见伤病09-20
- 脊椎部疾病与健康护理08-02
- 静脉曲张的预防与治疗07-16
- 肩关节的常见疾病与健康防护09-22
- 手关节常见伤病与健康防护09-17
- 锁骨的常见伤病与健康防护09-21